3月21日,浙江省委政研室原副主任郭占恒、浙江省委《政策瞭望》杂质主编杨周顺、奉化区尚田镇党委书记周开波、奉化区市场监督局副局长周开行、奉化区人社局副局长江南、奉化区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陈方龙及新华社、人民网、中国经济时报等10余家主流媒体莅临宁波奔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指导调研,并共同见证浙江理工大学与宁波奔野重工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,计划2020年至2025年,开发拥有人机交互的智能拖拉机。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琪携2位教授出席本次签约仪式。
交流中,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机械化研究室主任李革指出:中央文件提出,深入推进“互联网+农业”,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。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品链大数据建设,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。所以数字化是现代农业的必由出路。目前国际上比较主流的农业机械生产商都进行了智能化,一些国际农机大企都有自己的农机网络化控制系统。而国内农机由于缺乏土地基本数据等原因,在智能化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。
中国农耕与外国农耕有非常不同之处,这也导致了中外农机的需求差异。“比方欧洲的葡萄是不埋藤的,但是中国的葡萄如果不埋藤就要冻死。这就对葡萄机械化的推进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”浙江省委政研室原副主任郭占恒表示,薄弱环节的研发要加强农机和农耕情况的融合,这些薄弱环节是引不进来的,只有鼓励企业自主研发。
宁波奔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兴洪介绍,物联网拖拉机的研发工作,奔野方面已经全面开展。使用物联网技术将智能和传感“植入”拖拉机,使拖拉机有能力感知、学习并与环境互动,拖拉机物联网的核心就是实现人、机、信息的全面统一。董事长王兴洪还表示,之后还将在物联网信息系统基础上使用自动驾驶技术,使拖拉机能够根据地形自动规划路径,自主进行田间作业,采用前置摄像头进行路况探测,结合控制系统对拖拉机运行姿态进行调整,能够躲避障碍物,并且真正做到人车分离。
企业在技术研发不断深入的同时,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。奉化区公安局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陈方龙表示,奉化公安打击侵权假冒,全力助力企业健康发展。尤其是宁波奔野重工这样浙江知名商号的品牌企业,将主动上门开展“普法进企”活动,提高企业工作人员对一些常见的职务侵占、挪用资金、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犯罪的辨别能力、认知能力和风险意识。
在活动的最后,宁波奔野董事长王兴洪指出,奔野还将打造电动拖拉机配套智能控制系统,智能控制将增强拖拉机的适应性能、拓展精准作业功能、改善土壤-动植物-机器-人与生态环境协调性,实现“安全多能、自动高效、精准智能”。支撑农业的可续持发展。